西安的悬念
文丨二号局长
在分析了重庆、贵州和成都之后,今天再来看西安。
西安的2018年,可以说是起起落落:
网红城市、抢人大战的高调之外,有拿到国家中心城市入场券的喜悦,有常住人口破千万的欢腾,也有秦岭别墅事件被中央点名的阵痛……
适逢地方两会窗口,西安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也如期揭晓:
初步核算,全年实现生产总值(GDP)8349.8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8.2%,较上年提高0.5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1.6个百分点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58.82亿元,增长3.3%;第二产业增加值2925.61亿元,增长8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5165.43亿元,增长8.3%。
总体来看,西安的表现还算亮眼。8.2%的GDP增速,高于成都的8%,名义增速更是达到了11.75%。如官方概括,“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”。
不久前,“西部城事”曾推文《大西安,稳住》,呼吁稳住的背景很多,比如高调营销和抢人的边际效应递减,比如西安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和内外环境的不确定,等等。
结合全年的数据来看,西安要继续维持“稳中有进”的势态,依旧需要开足马力。而进击的西安,面临的悬念依旧很多。
01
悬念一:能否坐稳全国二十强
2017年,西安经济总量为7469.85亿元,在全国重点城市的经济排名中,位列21名。
排在前面的有,第19名东莞,7582.12亿;第20名泉州,7548.01亿。排在后面的有,第22名大连,7363.9亿;第23名烟台,7338.95亿;第24名济南,7201.96亿。
2018年三季度,西安逆势赶超泉州,时隔38年,重回归全国二十强。
来源:国民经略
以郑州为界,对比南通、东莞、泉州、大连、烟台、济南、合肥以及西安,不难发现它们的经济体量差距,基本在1000亿以内。也就是说,二十强的守门人,竞争异常激烈。
就去年的数据来看,西安能不能坐稳二十强的位置,出现了一些悬念。
变数来自泉州和济南。先说泉州,第四季度势头强劲,全年的生产总值达到8458亿元,增速8.9%,不仅重新反超西安,还把三季度排在19名的东莞,和18名的南通都赶超了。
其中,东莞2018年是8278.59亿元,增速7.4%;南通是8427亿元,名义增速8.95%。就是说在泉州赶超东莞时,西安(8349.86亿元)同样超过了东莞。
西安GDP,来源:西安统计局
再来看济南。2018年经济体量是7856.56亿元,但吞并莱芜后,将会有千亿左右的GDP进账。这里的关键是时间节点——国务院批复区划调整,是在2018年12月26日。
如果2018年济南的统计公报就开始计入莱芜,那济南将预定全国第18的席位,第17是郑州,第19是泉州,第20是南通,第21才是西安。
如果2018年不计入,二十强的位置,还能多坐一年。当然,要是西安能在2019年稳住对东莞的微弱优势,并赶超南通或泉州,那另当别论。
02
悬念二:经济结构能否提质升级
在外部的排位赛之外,西安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,也有不小的悬念。
众所周知,西安不太算是典型的工业城市。2018年,三次产业比是3:35:62,工业和同等级的泉州、东莞等城市相比并不突出。
不过从主要数据看,西安这一年的确相当稳健。二、三产业,固定资产投资,增速都在8%以上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,同比增长为9.4%。
来源:西安统计局
面对工业依旧不够强的短板,西安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在投资上明显倾斜:
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.6%。其中,工业投资增长28.7%,较上年提高39.3个百分点;制造业投资增长31.8%,较上年提高44.5个百分点。
相对于2017年工业投资1072.06亿元、下降10.6%的低迷,如此涨幅可以说是力挽狂澜。
强化工业投资的效果,可以从汽车制造业看出来。2017年,西安的汽车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,成为首个千亿级产业。2018年西安继续加码,汽车产业投资达到60.4%。
正是凭借着如此大力度的支持,在全国汽车市场进入瓶颈期的前提下,西安的汽车制造业增幅还能达到7.1%,远超汽车城重庆。
工业要补短板,区位优势也要继续做强。尤其像进出口,西安属于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城市,过去一年,在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上飞速增长,显示出打造开放门户的决心。
数据的反馈相当给力。进出口总值3303.87亿元,增长29.6%,高于全国19.9个百分点。
来源:西安统计局
值得一提的是,西安在过去一年,不仅大手笔抢人,还着手优化营商环境,抢商人。
抢商人的目的,无非是搞活民营经济。去年西安的民间投资增长20.3%,比上年提高9.2个百分点,它说明上述举动的确换来了更好的投资环境。
西安要稳中求进,稳住全国二十强,既有的优势就得保持,一些结构性问题也得正视。其中最突出的依然是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。
2017年,西安的固投要超过GDP,达到7556.47亿元。2018年,固投的增幅是8.5%,超过8.2%的经济增速。也就是说,固投体量大于GDP的状况,还会继续维持下去。
无论是改造营商环境,还是布局抢人大战,都要落脚到产业结构。对一座国家中心城市来说,工业不够强、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,显然需要改善,消费的动能要再上一个台阶。
否则在与东莞、泉州等制造业高地的二十强守卫战中,未必能维持长期的优势。
另外,教育投资锐减38.6%,同样值得重视。抢来了人才,就得加大对人才的投资,否则科教和创新上不去,也会削弱竞争优势。
03
悬念三:能否尽快走出秦岭阵痛
一个地区的发展如何,除了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外,一些非经济的因素也甚为关键。
比如稳定的营商环境和政治空间,良好的城市形象口碑,优质的公共服务水平,都会成为企业生产投资、人才迁移落户的加分项。
过去一年,起起落落的西安,因为网红身份的加持,屡次成为关注焦点。最近两天,西安碑林区一座人脸兵马俑造型,再次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
来源:网络
审美层面的是非暂且不论,大体可以说,被聚焦的西安,所拥有的话题度,远远超过了全国二十强的待遇。
和常住人口破千万一样,某种程度上,这也是一座城市变得更大、更有存在感的象征。它意味着西安的每一项决策,都要审时度势,拿捏妥当。
以此标准回顾过去,在秦岭别墅事件上,西安一度有过判断失准的历史错误。不过在被点名批评的同时,西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反思整改。
至于1185栋违建别墅被拆除,相关官员被处分,对西安经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,我们很难具体衡量,数据自然也无法反馈到2018年的公报中。
但回顾2018年的西安,这一阵痛绕不开,也无需回避。正是知错就改,纠正发展误区,西安的经济才会显示出如此的韧性和稳健。
如“西部城事”在《大西安,稳住!》中所言:近几年西安积蓄和展露的大好发展势头,不会也不应该被一起“意外”事件中断。
相比产业结构而言,营商、政治的软环境很难量化,却润物无声地影响着经济走势。
西安面临的关注度,决定了它的一举一动,都会被放大。经历一年的起起落落后,未来的西安,显然需要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。
对西安来说,从秦岭别墅事件的阵痛中尽快缓过来,经济从“稳”到“进”,将成为2019年的另一个悬念。而一个稳住人心和信心的西安,完全值得去畅想。
PS:本账号系“西部城事”兄弟账号,欢迎关注
“西部城事”将于31日恢复更新
end
转载、合作微信:hbdx1990xz